装修苦装修累,而且还要防着装修公司的各种陷阱,今天宜春装修网就给你讲讲装修公司的那些手段。
装修合同陷阱一:玩文字游戏偷换概念
在合同里,装修公司要注明“资质等级”,有些装修公司将建委的“设计资质”与“施工资质”混为一谈,或者利用其他公司的资质证书来蒙骗消费者。还有一些装修公司利用消费者的不内行,特别拟制了一些不具体或可做多种解释的条款。如很多装修合同上都有这样的条款:装修中如原品牌材料没货时,乙方(家装公司)可临时更换相同材料。但实际上,这种“相同材料”却可有多种解释:是同质量的、同品牌的,还是同价格的均没有写明,弄假空间非常大。
装修合同陷阱二:合同上的材料品牌与实际不一致
在装修材料方面,签订合同清单时,明明注明了地板、木门等大部分材料的品牌,然而实际上,等你装修验房时,却发现这些东西的品牌已经变更比如协议里规定:材料如有改变应征得消费者的同意,在内购材料供应合同里,也规定送货如有变更,应征求消费者同意。但验收材料时,施工队长可以代替消费者签收。
一旦你不在场,装修队长可以签收代表你同意变更。宜春装修网提醒在与装饰公司签订装修签合同前,一定要吃透合同,以免被忽悠。有模棱两可或看不懂的条款,一定要问清楚。事前约定越详细,发生问题时越好解决。